关于毛主席和贺子珍,笔者想荧幕前的你应该对他们是有所了解的。今天,笔者想给大家分享6张毛主席和贺子珍的真实合影。其中有两张和井冈山有关的,贺子珍站在角落。
让我们一起看看。
首先我们来看看贺子珍的单人照。我们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出贺子珍面容清瘦,乌黑的短发利落整齐。她眉眼间透露着坚毅与沉静,神态平和从容。
贺子珍穿着一身朴素的深色服装,既有女性的温婉,又藏着历经革命风雨打磨出的刚强。
贺子珍,1909年9月出生在永新县的烟阁乡黄竹岭。笔者猜测,荧幕前的你应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,它其实就是无法在地图上找到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庄。
位置虽然很偏僻,但这里还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的。据悉,这里住着贺、邝二姓,他们世世代代友好相处,靠着种田谋生。
贺子珍是家里第三个孩子,也是家里性格最犟的孩子。
在她10岁那一年,贺子珍带着妹妹贺怡来到禾水河畔乘凉。这时,男孩子们排着队来江边游泳,看着他们在水里玩耍,贺子珍问贺怡:“为什么没有女孩子在里面游泳呢?”
“我也想不明白,反正父母不让,既然不同意,我们就不游了。”贺怡回答道。
贺子珍对贺怡说:“你看他们多开心,我们也下去吧!”
贺怡一听,迟疑道:“这不太好吧?我们还是要听父母的话呀!”
贺子珍胳膊一甩,大声说道:“男生可以游,我们也可以游!”
贺怡知道姐姐身上那股倔劲儿又来了,所以没有再反驳,乖乖跟着姐姐一起游泳去了。在贺怡看来,她的姐姐虽然犟,但很大胆,也非常有主见。这种性格在后来也成了推动贺子珍走向革命的驱动力。
说起上井冈山,贺子珍上井冈山的时间是要比毛主席早一些。而贺子珍第一次得知毛主席,还是从三湾村村民李秋发口中得知的。
那天,贺子珍问李秋发:“三湾驻的是哪里的兵呀?他们看上去很面生呢。”
李秋发一听,笑着说:“那些兵都是毛委员的!他正要我去给老袁送信呢!”
“毛委员是哪个?” 贺子珍不解地问道。
“嘿!就是中央委员毛润之!三湾的部队就是他率领的秋收暴动的工农革命军,他们正想要去井冈山呢!”
此时的贺子珍对毛主席还不了解,还是李秋发给她介绍了半天。后来也是在袁文才的引荐下,贺子珍才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。
只是让毛主席感到意外的是,别人口中那个井冈山的“头面人物”,竟然是一位年轻姑娘。
在后续的工作中,毛主席和贺子珍也越来越熟悉。那天,袁文才的妻子带着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的房间。
“老袁叫我找染匠把这批布料都染一染,你看这颜色要得吗?”
毛主席接过布料,高兴地:“要得,乡下染布的技艺很好,这颜色不错,耐脏也朴素。”
说罢,毛主席又拿过一旁剩下的布料说:“这些布料也别浪费,可以做些马甲给大家穿。”
毛主席的话让贺子珍眼前一亮,她觉得毛主席是个很细心的人,也能跟她想到一起去。
1928年,当贺子珍得知毛主席要带队来永新南乡一带活动后,立刻表示自己可以做向导,毕竟她就是本地人嘛!熟悉得很!
毛主席后来上了井冈山后,前委需要一名有文化、有才识的秘书,唯一的一名女共产党员贺子珍变成了最佳人选。
而1928年发生的一件事,也让贺子珍和毛主席的感情逐渐升温。
那天,寂静的山林里传出一阵枪声。原来,这声音的来源是一支地主保安队。队长边跑边扬言说:“我们一定要抓住毛主席,到时候就可以到蒋介石面前领取奖赏了!”
这个时候,毛主席正在跟贺子珍一同研究资料。情况十分危机,枪声已经传过来了,而毛主席的警卫班此时并不在跟前,他们都去各个村子里做群众工作去了。
“这可怎么办?”贺子珍问毛主席。
跟贺子珍的慌张相比,毛主席是要淡定很多,他说:“在不知敌人底细的情况下,我们是不能打这个冒险的仗的!”
随后,毛主席大手一挥说:“通知下去,我们马上撤离!”
后来敌人因为找不到人,所以就在村子里随意抢劫了一番便灰溜溜离开了。
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合影 拍摄于1936年
这虽然不是一件十万火急的事儿,但贺子珍却真切目睹了毛主席处事不惊、镇定自若的伟大革命家气质,这让她无法不仰慕毛主席。
在后来的相处中,贺子珍也渐渐向毛主席表露心意,大概四个月后,他们便在井冈山结婚了。
结婚后,毛主席和贺子珍如愿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。大家看到这里,或许会想到出生于1937年的李敏。
其实,毛主席和贺子珍并非李敏一个孩子。他们在1929年有过一个女儿、在1930年有过一个男孩、在1932年有过一个男孩、在1935还有一个男孩,甚至在李敏出生后,他们在1938年,也生下了一个男孩。
可惜由于战事频繁,除了李敏活下来之外,其他几个孩子要不就是失踪了,要不就是夭折了。
李敏出生后,毛主席和贺子珍便带着她来到延安,他们在北门内凤凰山脚下的一排四间相通的宽敞的窑洞里住了下来。
然而在延安,贺子珍仅仅停留了几个月便消失了,她跟毛主席之间只留下4张非常珍贵的合影。
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合影 拍摄于1937年
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合影 拍摄于1937年
这些合影基本都是在吴家窑洞里拍的,也就是毛主席一家三口居住的那个窑洞。除了这两张合影之外,还有两张合影也是跟井冈山有关的,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个大合影,贺子珍站在第二排,毛主席则坐在第一排。
再下面这张合影则是1937年5月拍摄的。贺子珍站在右边的角落里,毛主席则站在左边。从这个站位上,我们也可以看出贺子珍并不是一个喜欢展现自己的人,相反,她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。
上文提到,贺子珍只在井冈山待了短短几个月,那她几个月后去哪里了?
贺子珍在井冈山的日子并不快乐,原因是贺子珍非常想为党做工作,但她的身体状况却不允许她坚持。
原来,李敏出生后,形势急剧发展,贺子珍的心也早就飞向了火热的工作。然而,这一次生产使她原本虚弱的身体更虚了,加上长征路上受伤的弹片还残留在身体里,这就让她更难受了。
后来贺子珍选择离开井冈山去苏联,也是为了去治病,为了把那些残留在身体内的弹片取出来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贺子珍离开了井冈山,离开了毛主席。
只是让贺子珍没想到的是,她跟毛主席这一别,就是22年。
后来,贺子珍能在庐山会议期间见到毛主席,跟杨尚奎妻子水静、贺子珍好友曾志的帮助是离不开的。
庐山一别后,贺子珍便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了。而她跟毛主席的最后一张合影,则拍摄于毛主席纪念堂内。
这一年,毛主席已经逝世3年,而来祭拜毛主席的贺子珍已经是70岁的老人家了。
在毛主席去世的第8年,贺子珍也仙逝了,享年75岁。至此,这位女革命家的人生之路就此被画上句号。
贺子珍一生圆满吗?或许你我给出的答案不一样,但足够精彩是真的。